初步解读MSCI最新A股指数纳入方案

世诚投资   2017-03-24 本文章1603阅读

编者按:A股市场的国际化一直是世诚投资较为关注的话题和投资理念之一。而A股纳入MSCI全球指数体系将是A股国际化的主要推手。从长远看来,2016年所经历的挫折也许只是大势所趋中的一个小波折。A股市场的国际化和机构化不会逆转,我们也会继续努力为客户紧抓相关的投资机会,包括估值合理的优质成长股,以及指数纳入过程中的A/H股交易机会。本文作者是世诚投资机构咨询总监、前MSCI中国区研究主管。

    3月22日晚,国际指数提供商MSCI宣布了有关2017年A股指数纳入的咨询活动,并按例将在6月公布最终决定。自2013年起,MSCI已经连续三年否决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,去年的决定更是令人大跌眼镜。今年有什么不同呢?

(1)MSCI去年提出的三大问题“股票停牌、QFII资本流动性和交易所预审制度”仍然存在,但今年将陆股通(沪港通加深港通)的重要性放在了更显著的地位。在此之前,各大指数商包括MSCI和FTSE都假设QFII或RQFII是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主要途径。而近几年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成功,使指数商认识到陆股通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外资投资渠道(虽然还不能完全取代QFII和RQFII)。

(2)如果以陆股通(或RQFII)为基础的话,那么三大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可以立马解决,因为陆股通和RQFII都没有MSCI所谓的资本进出问题(仅适用于QFII)。

(3)MSCI在今年抛出了一个全新的A股纳入方案,这个全新方案不乏陆股通的影子,比如只纳入Stock Connect可交易的大盘股。这侧面验证了我们对陆股通之重要性的判断。

(4)在此新方案中,MSCI还剔除了停牌时间过长的股票,这或许是对A股停牌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。

(5)那么,仅有“问题”就是交易所对含A股(包括海外)投资产品的审批制度。MSCI提供了不少理由为何此制度会阻碍外资进入A股市场。我们暂不评价此顾虑的合理性。事实是,此制度的存在并不妨碍MSCI编制A股指数,但对基于MSCI A股指数的投资产品(如指数期货或指数基金)或许是一个障碍。简而言之,对MSCI编指数没影响,卖指数有影响。所以证监会认为A股指数纳入是MSCI的“商业决定”,也并非空穴来风。另一事实是,交易所在此制度下对海外A股投资产品的否决较为罕见。

(6)一个值得注意细节是,与去年不同,MSCI在本次的咨询文件中没有“以下问题必须解决”的字句,整个15页的PPT中也没有提到“必须”(must)这个字眼。这或许是无意的,但有可能MSCI为今年的决定预留了较大的空间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,MSCI的新方案是对沪港通和深港通机制,也是对监管近几年努力开放A股市场的肯定。MSCI自身对A股纳入方案的改革,也反映出公司在中国越来越接地气,有利于A股更顺利地进入全球股票指数系统。鉴于中国A股市场的特殊性,我们也确实需要一个比较特殊的纳入方案。

    在MSCI提出的新框架下,拟纳入的A股数量从448支降至169支,仓位集中度增加,但行业配置更加合理平均。排名靠前的权重股里有不少高质量的成长公司,对研究基本面为主的外资机构投资者有一定吸引力,如果被纳入的话,此类股票有机会持续跑赢大市。而估值合理的优质成长股正是世诚投资重点布局的领域。


一键咨询